首页 资讯 正文

一件提案绘就十年环境司法护航长卷→

体育正文 116 0

一件提案绘就十年环境司法护航长卷→

一件提案绘就十年环境司法护航长卷→

“原以为历史(lìshǐ)传承、河道(hédào)治理、森林保护这些事和法院关联不大,通过参会才知道,司法介入对生态保护效果竟如此显著。”作为法院特约监督员(jiāndūyuán),浙江省湖州市政协委员吴俊在日前受邀(shòuyāo)参加湖州法院司法护航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时难掩惊叹。
6月4日(rì),在第54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湖州市(húzhōushì)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fābù)会,重磅发布《湖州法院环境司法护航绿色发展工作报告》,系统梳理总结近年来环境资源审判数据及创新实践有关情况。
这份凝聚着“绿水青山就是(shì)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司法实践的(de)白皮书(báipíshū),以20余个创新机制、60余个典型案例,勾勒出司法护航绿色发展的“湖州路径”。在这背后,是湖州政协以一件提案持续10年跟踪推动(tuīdòng)生态保护的坚守。
市政协副秘书长陈绍华办公桌上的黑色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提案10年推进轨迹: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年在全市(quánshì)设立环境(huánjìng)资源审判庭;2017年出台禁止令适用办法;2018年探索“补植令”首案(shǒuàn)执行……作为《关于加强我市环境资源司法保护(bǎohù)工作的建议》的提案人,陈绍华回忆起撰写提案的初衷。2015年的湖州,正处于经济转型与生态(shēngtài)保护的关键时期(guānjiànshíqī)。作为全国首个(shǒugè)获批的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市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存在明显短板,司法力量(lìliàng)介入明显不足(bùzú),缺乏专门审判机构(jīgòu)、生态修复难落地等问题日益(rìyì)凸显。彼时任职湖州市生态文明办的陈绍华敏锐察觉到,环境案件专业性强、跨区域特征明显,专门审判机构缺乏的现状(xiànzhuàng),导致难以形成保护合力。基于这样的现实困境,一件直指环境司法保护痛点的提案应运而生。
这件提案来之不易,它凝结着大量基层座谈走访的心血。提案精准剖析了四大痛点,提出的建立环境(huánjìng)资源专业化审判机构、推进环境资源刑事、民事(mínshì)和行政案件(ànjiàn)“三审合一”审判模式(móshì)、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创新环境案件执行机制、强化环境案件审判信息公开(gōngkāi)等建议,在当时全国环境司法改革尚处探索期的背景下,极具前瞻性。
在提案的连年推动下,湖州司法护航绿色(lǜsè)发展成效(chéngxiào)斐然(fěirán)。近年来,湖州法院新收环境资源(zīyuán)一审案件(jiàn)(ànjiàn)480件,审结459件,案件总量同比下降(xiàjiàng)25.16%,其中刑事案件72件、民事案件233件,环境资源纠纷源头治理成效显著。“站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湖州法院将持续以司法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更坚实的司法保障。”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fù)院长周文霞话语坚定(jiāndìng)。2025年5月20日,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会议上,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环资审判工作进行经验交流。
如今,提案中的许多建议被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fǎyuàn)(rénmínfǎyuàn)采纳并落实,带来(dàilái)一系列亮眼成果。湖州市实现全(quán)省唯一两级法院环境资源(zīyuán)审判庭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环境资源刑事、民事和(hé)行政案件(xíngzhèngànjiàn)“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发出(fāchū)全省首批环境保护“禁止令”,出台公益诉讼办法,探索生态环境修复性司法理念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并发出全省首例“补植令”。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也因此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省唯一的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司法实践基地,2024年11月全国环境资源司法审判工作现场会在湖州召开。
“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新的起点上(shàng),我们(wǒmen)将持续聚焦生态环境(huánjìng)保护建设领域,充分释放政协专门协商机构(jīgòu)的制度效能,尤其注重激活环境资源界别的专业优势与界别活力。”市政协主席李上葵(kuí)表示,全市政协将通过搭建多元协商平台、深化(shēnhuà)专题调研等方式,在生态治理、绿色发展等议题上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同时,积极(jījí)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主题实践(shíjiàn),以提案建言、监督视察、基层服务等多种形式,为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湖州图景贡献政协智慧与委员力量。

记者手记

图片
图片

唯有坚守,方能攻克难关

站在“两山”理念诞生20周年的关键节点,回望湖州的绿色蝶变之路,湖州市政协助力地方绿色生态发展的身影始终清晰而坚定。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征程上先行先试,政协力量是这场伟大变革的有力推动者、见证者。

10年前,湖州政协委员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环境司法保护的短板,通过扎实调研形成的提案,为司法改革提供参考;法院则以高效执行力,将前瞻性建议转化为一个个创新机制。从环境资源审判庭全覆盖到“三审合一”模式落地,从“禁止令”到“补植令”,这种协同并非简单的“你提我办”,而是在“两山”理念指引下,政策建议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闭环。

10年,是一个刻度,丈量着坚守的长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征程中,通过湖州的实践,我们看到:唯有坚守,方能攻克难关;唯有执着,才能铸就辉煌。这份10年坚守的精神,必将激励更多人投身生态保护事业,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一件提案绘就十年环境司法护航长卷→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