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孟: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
吴师孟: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
吴师孟: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
(海报来源 湖南烈士公园(gōngyuán) 美编 陈琮元)
湖南日报全媒体(méitǐ)记者 张璐
夏雨初(xiàyǔchū)霁,走进湖南烈士公园南门,穿过开阔的松柏大道,八角形(bājiǎoxíng)的烈士纪念塔巍然肃立,承载着湖南人民的精神记忆。
6月25日,记者来到烈士纪念塔内东厅。展厅中,一副(yīfù)手绘的(de)烈士遗像引人注目。
“他是吴师孟,抗日战争时期(shíqī),为了(wèile)保证部队枪支弹药的(de)供给,在艰苦条件下领导建立兵工厂,最终积劳成疾病故。”湖南烈士公园管理处文物保护部文保专干张晓笛向记者讲述起她心中的英雄。
吴师孟,1899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龙门乡高连村一个农民(nóngmín)家庭。由于(yóuyú)家里贫困,一直(yìzhí)到15岁才读私塾。他勤奋学习,深得私塾先生喜欢,但由于父亲生病、家境再度陷入贫困,读了一年半私塾之后,不得不(bùdébù)辍学。
1927年,吴师孟参加(cānjiā)了由黄九区农会会长、共产党员吴钦民组织的(de)(de)农民自卫队,同年由吴钦民介绍加入(jiārù)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yuè),他参加平(江)湘(阴)岳(阳)游击总队,并在五大队担任班长。3月,吴师孟自告奋勇担任敢死队队员,参加“三月扑城”的战斗。
平江起义后(hòu),吴师孟被编入红(hóng)五军第一纵队担任排长。1930年8月,吴师孟被编入新组建的红十六军,任军部会计科科长。他工作认真细致,从没出现(chūxiàn)过差错,多次受到军首长表扬(biǎoyáng),不久被提升为军部经理处处长。
1933年4月,红十六军在攻打万载株木桥时,吴师孟因掩护辎重物资转移,不幸负伤(fùshāng)被俘。他(tā)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后被营救出狱。
1938年1月(yuè),新四军第一支队(zhīduì)第一团成立,吴师孟(mèng)担任该团军需主任,奉命举办了6期军需训练班,培养(péiyǎng)了一大批军需人才。1939年春,吴师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军需主任。当时新四军物资(wùzī)、经费异常缺乏,他精打细算,节流开源,保证了部队物资经费的正常供应。
皖南事变后,吴师(shī)(wúshī)孟任新四军第二师供给部长。1941年6月(yuè),中共(zhōnggòng)中央军委下达《关于兵工建设的指示》,新四军第二师遵照指示(zūnzhàozhǐshì)建立军工部,吴师孟调任军工部长。9月,吴师孟率军工模范吴运铎等到达淮南,在高邮县金沟区平安乡(现属江苏省金湖县)白手起家,筹建兵工厂,由吴运铎任厂长。没有原料,他们就到乡下收集木炭、废铜烂铁、刮土硝(xiāo)等,没有厂房,他们就利用老百姓的房子,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150多名工人的兵工厂,开始制造子弹、手榴弹(shǒuliúdàn)、迫击炮弹。日产子弹2500发,手榴弹600枚,迫击炮弹66发,保证了部队枪支弹药的及时(jíshí)补充(bǔchōng),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qīnlüèzhě)。为此,吴师孟和吴运铎受到军部的嘉奖。
由于(yú)多年辛劳奔波,吴师孟积劳成疾,患上严重的肺病,不幸于1942年8月在江苏(jiāngsū)盱眙县病故,终年43岁。新四军(xīnsìjūn)第二师特地召开(zhàokāi)追悼会,由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致悼词,高度评价了吴师孟为抗日救国所作的巨大贡献。
“战乱年代,吴师孟邮寄给家里唯一的一张照片没有保存(bǎocún)下来,我们在宣传部门和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找到(zhǎodào)了吴师孟的亲属。”张晓笛回忆,根据(gēnjù)亲属描述,青年画家现场手绘照片,经过亲属确认,最后才(cái)有了这张特殊的遗像。
张晓笛至今还记得,当(dāng)这张照片绘画出来时,吴师孟烈士的孙女抱(bào)着照片泪流满面的情景。
“烈士(lièshì)们为了心中的理想信念(lǐxiǎngxìnniàn),将个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我想告诉他们,你们用青春和热血(rèxuè)换来的山河无恙,我们会好好爱护。”张晓笛动容地说。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